日期:2025-06-30 10:42:32
近年来,台湾岛内的“台独”势力频繁挑战两岸关系,尤其是在赖清德上台之后,他将中国大陆标签为“境外敌对势力”,这一言论无疑是对国际间普遍认同“两岸同属一个中国”立场的严重挑衅。赖清德的这一举动不仅激起了两岸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,也引发了许多人强烈反对,特别是以“洪门”为首的民间组织,迅速发布了“除奸令”,得到了两岸广大民众的支持与称赞。
那么,洪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?洪门发布的“除奸令”对赖清德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?
洪门这一组织,在国内的认识并不统一,部分原因是由于它几百年来的变迁和历史背景,演化出了不同的称谓和形态。洪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,那时的洪门并未使用这一名称,外界普遍称其为“天地会”。提到“天地会”,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“陈近南”及“反清复明”的口号,这些印象大多来源于影视作品中的描述。然而,洪门的历史远不止这些,实际上,它的根源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。
展开剩余79%当时,有一批爱国志士对满清政权的压迫产生了强烈的反感,尤其是一些少林弟子,他们开始在少室山下密谋反清复明的大计。这些人将前朝洪武大帝的恢复中华的志向作为激励,以少林功夫中的洪拳命名他们的组织,这个名称正与洪武帝的名号中有着某种契合。经过一番精心策划,最初的“洪门”便应运而生,随后,随着反清力量的壮大,洪门组织迅速扩展,遍布全国,涵盖了多个分支,如天地会、致公堂、袍哥会等,而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推翻清朝的统治。
除了这一说法,另一种观点则认为,洪门的创立与郑成功的谋士陈近南和殷洪盛等人的努力息息相关。清朝初期,陈近南和殷洪盛等人提出“汉留”思想,推崇汉族文化,主张推翻满清政权,恢复明朝的统治。他们通过积极的活动,逐渐推动了洪门的崛起,陈近南也因此被视为洪门的创始人,而殷洪盛则被誉为洪门的祖师。
随着历史的推进,尤其是进入近现代,洪门逐步转型为“洪门致公堂”,它的影响力开始扩展,声名鹊起。在孙中山先生为救国图存而四处奔走时,他也曾与洪门有过深厚的联系。由于当时国内封建势力的强大,孙中山在与保皇党激烈论战后,决定前往海外,尤其是华人聚集的美国,借助他们的力量宣传革命思想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美国的华侨中,绝大多数都加入了洪门,而洪门也因此成为了海外华侨的重要组织和思想传播的平台。
因此,孙中山在其叔父钟水养的引荐下,加入了洪门致公堂,并被授予“洪棍”这一荣誉称号。然而,孙中山很快发现,洪门的内部组织松散,许多成员逐渐遗忘了最初的“反清复明”的宗旨。为了重振洪门的革命精神,孙中山建议制定新的章程。在孙中山的推动下,洪门致公堂制定了新的组织章程,明确提出“反清复明”的口号,迅速成为支持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力量。
孙中山通过洪门的组织平台,在海外华侨中筹集了大量资金,尤其是近20万美元,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支持。在民国时期,洪门致公堂、青帮和哥老会被并称为民间三大帮会,显示出洪门在民间的深厚基础,虽然部分人将其视作“黑帮”组织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洪门致公堂的组织结构逐渐显得过时,名称中带有“堂”字显得不够现代化,这也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。
直到1925年,在洪门致公堂各地高层的主导下,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在旧金山召开,经过讨论,决定将“洪门致公堂”改名为“中国致公党”。这一改名不仅符合时代发展潮流,也让洪门成功实现了转型,继续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。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,中国致公党在国内外积极参与抗战,甚至批评蒋介石的“非抗日”政策,并动员海内外华侨筹集资金,助力抗战。
自赖清德在“5.20”上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,他不断发布“台独”言论,将中国大陆视为“敌对势力”,其反华、分裂祖国的言论引发了全球华人强烈反应。面对这一系列的政治言论,中国洪门促进总会毫不犹豫地出手,决定成立“除奸队”,并发布了“除奸令”,明确表示将对“台独”势力展开全球范围的制裁。此前,洪门成员已经通过收集情报、曝光税务违规等多种手段,积极打击那些破坏国家统一的敌对势力。
目前,洪门的成员遍布世界各地,拥有数千万的庞大基础,年资金流动量达到数百亿美元。对于赖清德而言,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,他无疑会感到压力山大,毕竟他触犯了一个拥有千万成员的大型民间组织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,洪门作为爱国力量,承担着反对“台独”的重要责任。这不仅是洪门的使命,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。
相信在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“台独”势力最终将会失败,其所有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,最终被国家和人民所唾弃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宝利配资-正规配资公司-免费配资-每日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