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0 11:14:55
痰饮是中医病理产物,源于水液代谢失常,多因肺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,导致津液停聚成痰成饮。 痰:质地黏稠,可阻滞气机,引发咳嗽、眩晕、肿块(如瘰疬、痰核)等。 饮:质地清稀,常停于胸胁、胃肠或四肢,导致胸胁胀满、水肿、呕吐清水等。痰饮所致疾病范围极广,素有“百病皆因痰作祟”之说。根据痰饮停聚部位、性质及兼夹病邪不同,可引发全身多系统病变。
一.按病变部位分类
1. 肺系疾病(痰饮首要病位)
咳嗽哮喘:痰阻气道→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
肺痈:热痰壅肺→肺脓肿(咳脓血腥痰)
悬饮:饮停胸胁→胸腔积液(胸胁胀痛)
2. 心脑疾病
心悸胸痹:痰浊闭阻心脉→冠心病心绞痛
中风/癫狂:风痰上扰清窍→脑卒中、精神障碍
展开剩余74%失眠健忘:痰火扰心→神经衰弱
3. 脾胃疾病
呕吐痞满:痰饮停胃→慢性胃炎、幽门梗阻(呕吐痰涎)
泄泻:水饮下注→肠鸣腹泻
4. 肢体经络
痹证:痰湿流注关节→类风湿关节炎(关节肿胀)
痿证:痰瘀阻络→重症肌无力、周围神经病变
5. 头面五官
眩晕耳鸣:痰浊上蒙→高血压、美尼尔氏综合征
喉中梗阻:痰气郁结→咽异感症(梅核气)
目生云翳:痰火上攻→白内障、角膜炎
6. 妇科男科
闭经不孕:痰阻冲任→多囊卵巢综合征
阳痿早泄:痰湿下注→慢性前列腺炎
二、特殊病证举例
1. 瘰疬痰核(淋巴结核/囊肿)
痰毒凝结→颈部淋巴结肿大、皮下脂肪瘤
2. 痰瘀互结型肿瘤:
顽痰深伏络脉→甲状腺癌、乳腺癌(“乳岩”)
3. 怪病从痰论治:
莫名嗜睡(痰蒙神窍)
幻听幻视(痰火扰心)
肢体麻木(痰阻经络)
三. 痰饮治疗原则:温阳化饮 燥湿化痰 攻逐水饮
四.中九丸在痰饮方面的应用
中九丸主要成分是三打灵药,石青,银翠,金丹,朱砂,按照成分分解分析,所含成分主要是:汞、硫磺、砒、银、铅。下面看一下这几种成分在中医特别是痰饮方面的功效:
1. 汞:外用攻毒杀虫,内服(极微量)劫痰平喘,用于顽痰壅塞、喘急实证,通过剧烈攻逐消解痰涎。(古方黑锡丹就含有汞)
2. 硫磺:补火助阳,温化寒饮(《本草纲目》治虚寒久咳)。
用于肾阳虚衰、水饮不化所致的痰喘、水肿(如“半硫丸”治老年虚冷便秘痰阻)。3. 砒:微量劫痰平喘,用于寒痰壅塞、哮喘不得卧(如紫金丹)。
腐蚀痰核(外用治瘰疬)。
4. 银(银箔):银箔:安神定惊,用于痰热惊痫(如局方至宝丹),非直接化痰。
5. 铅(铅丹、铅粉):铅丹:外用拔毒生肌,内服(微量)坠痰镇惊,治癫痫痰盛(如磁朱丸含铅丹)。
铅粉:消积化痰,用于虫积痰滞。
6. 朱砂:清心镇惊,安神化痰(《本草纲目》载“治惊痫,驱邪疟,发汗,消痰”)。 用于痰热惊风、癫狂(如朱砂安神丸)。
痰饮作为中医重要的病理产物,致病广泛而复杂,涉及肺系、心脑、脾胃、肢体经络、头面五官及妇科男科等多系统病变,甚至包括瘰疬痰核、痰瘀互结型肿瘤及诸多疑难怪病。针对痰饮的治疗,中医遵循温阳化饮、燥湿化痰、攻逐水饮等原则。中九丸以其独特组方,在中医理论框架下,通过各成分劫痰平喘(如汞、砒)、温化寒饮(如硫)、坠痰镇惊(如铅丹)、安神化痰(如朱砂),为治疗顽痰壅塞、经络凝痰、痰核瘰疬等特定类型的痰饮重症提供了有力的攻逐手段。
发布于:山东省宝利配资-正规配资公司-免费配资-每日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